08cb3c19.jpg

撰文/余玫鈴

台灣的師傅何其多,但放眼望遍整個料理界,應該很少有人會像鄧有癸一樣,將整個心力專精在如何挑選一塊好牛排,以及如何烤出一塊好牛排上頭。

或許會有人問,「牛排不就是這麼一塊肉嗎?為什麼需要搞得這麼麻煩?」的確,相較於其他的料理,不是比誰的做工繁複,就是比誰的食材搭配出奇,牛排明顯簡單許多,然而「越簡單的食物,就越考驗師傅的功力」,就因為它的調味、做法單純,所以肉質的優劣等級才有天與地的差別。

「我是用感情在做牛排的。」投身料理界36年,鄧有癸幾乎天天在跟牛肉搏感情,只要一提到牛排,鄧有癸似乎就有說不完的「牛」經:「好的牛排,從牛的品種、牛隻的飼養過程、牛的宰殺、運送過程,到是否經過熟成,熟成的天數、溫度、熟成情況,還有最後的烹飪方式、調味方式,甚至是切法,都會影響牛排的風味,而且,牛是生物,每條牛的特質都不同,看似簡單的牛排,其實嘗在嘴裡有幾百、幾千種的變化多端。」

其實,鄧有癸會投入料理界,完全是環境所逼。「小時候,我家是做煤礦的,家境相當好,但是好景不常,家裡經濟出了問題,已經沒辦法繼續供應我繼續升學,加上我自己也不愛念書,只好選擇一個讓自己不會餓著的行業。」

17歲時,鄧有癸來到了當時位在農安街的新濱鐵板燒當學徒,「當時新濱是台灣第一家鐵板燒,總店在日本大阪,所以每隔3個月到半年,總店就會派一批日本大廚過來。」本以為到餐廳工作,就可以學習做菜等一技之長,沒想到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掃廁所,而且掃了一整年!「日籍師傅要求是很嚴格的,菜鳥學徒是完全沒辦法進廚房,而且等到終於可以進廚房後,還要洗好幾個月的盤子。那個時候,我們只能聽話不能頂嘴,被前輩打是司空見慣的。雖然很苦,但從打雜開始練出的基礎,才是最扎實的。」

在這樣的魔鬼訓練下,鄧有癸在新濱待了10年,中間資歷因當兵而中斷,但當完兵的第二天就馬上回新濱報到,從基層一路做到料理長,我好奇地問為什麼可以如此熱愛同一家餐廳,他開玩笑的說:「因為在新濱可以睡彈簧床,對當時的餐飲環境來説,福利已經很好了。」

經歷新濱的這10年,鐵板燒「我的Kitchen就是你的Table」的模式深深的影響了鄧有癸,由於與客人面對面,客人的反應是即時而強烈的,鄧有癸說:「對師傅而言,這種方式根本就是震撼教育,我的心臟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越來越強!」

1379f9a0.jpg

當時機成熟,鄧有癸開始決定自己出來創業,「犇」鐵板燒是他送給自己的舞台,而他最大的堅持,就是他的廚房一定要Open Kitchen,「料理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就是Gold Time,食材有最佳賞味期限,料理當然也要在黃金時間內享用,可以人等菜,菜可是不能等人的!」

鄧有癸還有第二個堅持──追溯食材源頭,「喜歡吃鐵板燒的客人,嘴巴都很刁,食材一不好馬上就吃得出來,而且從產地到餐廳,要經過那麼多關卡, 只要沒有處理好,微生物馬上滋生,所以我堅持貨源一定要做到認證,層層把關,確認全程都是衛生、新鮮,而且牛排一定要客人Order之後當場現做,從頭到尾的環節都要注意,做餐飲一定要懂得取悅客人。」

此外,為了汲取所有跟牛肉及餐飲相關的知識,鄧有癸三不五時就要飛到世界各地考察取經,探訪知名牛排館,向大廚學習,回國後再透過廚藝與服務,讓食客了解牛肉料理的最新潮流。牛肉的專業領域裡常聽到的新名詞,特選級(Prime)、安格斯牛、和牛、熟成等,他往往都是扮演著重要推手的關鍵性角色,例如他在紐約吃到乾式熟成42天的牛排,柔嫩芳香的口感讓他驚豔不已,他馬上引進牛肉熟成技術,砸重金蓋Dry-Aged風乾熟成冷凍櫃,並用自己的舌頭不斷地測試牛肉熟成的狀況,就是要將牛肉品質控制在最佳狀態。

事實證明,鄧有癸的理念是對的,他這個概念不但落實在「犇」鐵板燒,接下來的「鱻」鐵板燒,到後來的「焱」Sonoma餐廳、國賓飯店「A Cut」牛排館,培養出了一群死忠饕客,只要他到哪裡,粉絲們就追到哪裡。

被維多麗亞酒店的N°168 Prime Steakhouse延攬擔任顧問,並新開了自己的Danny & Company鐵板燒餐廳,對鄧有癸來說,是一個極大的肯定,經營者對他賦予高度授權,讓他更可以在牛排領域揮灑自如。

acc3d27d.jpg

完全依照他要求打造的開放式的廚房,讓顧客能近距離欣賞大廚工作,而最搶眼的當屬從澳洲引進、全台首座的Beech Ovens及美國進口的Wood Stone兩大超級烤爐。鄧有癸興奮的說:「Beech Ovens烤爐可是我跟老闆大力爭取來的,這種烤爐分為兩個爐口,一邊是特殊設計的石爐,可以將溫度控制在高達攝氏370度用來烤牛排,一邊則是搭配橡木(或櫻桃木、蘋果木)燻燒,而橡木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取其香氣,牛排燒烤時,不但肉汁全部都被封鎖住,吃起來飽滿多汁,而且還自然而然燻上橡木氣息,味道真是棒極了!」 

烤爐到位,挑肉的功力就要靠師傅了,鄧有癸銳利的聞、仔細的看,他正在挑選鑑定每批牛肉是否都是最佳狀態,「要看油花的綿密度,是不是均勻地分布在肌理組織,還有油花白不白,肉是不是呈粉色,都是關鍵。另外,牛排的切法也是一大學問,切的厚度、部位都影響牛排口感,就算都是Prime等級的牛肉,也不能馬虎。」 

殷殷期盼,鄧有癸親自挑選、烹調的牛排上桌了,我仔細端詳那外圍烤得酥脆焦香,內裡則是呈現漂亮粉嫩的顏色,吃上一口,果然是軟嫩細緻,豐腴的脂香在口中化開,肉香伴隨著橡木清香,轉化為韻味悠長。此刻,我終於明白,要吃到這樣的一塊好牛排,從學徒到達人的養成時間,還真的需要長達36年的漫長等待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鄧有癸 牛排 牛排教父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